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杖铭 西汉 · 刘向
四言诗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七
历危乘险,臣杖不行。
年耆力竭,匪杖不强。
有杖不任,颠跌谁怨。
有士不用,害何足言。
都蔗虽甘,殆不可杖。
佞人悦己,亦不可相。
杖必取便,不必用味。
士必任贤,何必取贵(《艺文类聚》六十九。案此铭亦作崔瑗,《御览》作冯植,恐非。)
博士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洋洋三代,典礼是修。
画为辟雍,国有学校。
侯有泮宫,各有攸教。
德用不陵,昔在文王
经营(《古文苑》作「启」)其轨,勖于德音。
而思皇多士,多士作桢。
惟周以宁,国人兴让。
虞芮质成,公刘行潦,而浊乱斯清。
官操其业,士执其经。
昔圣人之绥俗,莫美于施化。
故孔观夫人之学,而知为王之易(《古文苑》作「观夫太学而知为王之易易」)
大舜南面无为,而衽席平。
还师阶级之间,三苗以怀。
秦作无道,斩决天纪。
漫彼王迹,而坑夫术士。
诗书是泯,家言是守。
俎豆不陈,而颠其社稷。
仲尼不对问陈,而胡簋是遵。
原伯非学,而闵子知周之不振。
儒臣司典,敢告在宾(《艺文类聚》四十六作扬雄,《古文苑》作崔瑗。)
尚书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皇皇圣哲,允敕百工。
命作斋栗,龙惟纳言
是机是密,出入王命。
王之喉舌,献善宣美,而谗说是折。
我视云明,我听云聪。
载夙载夜,惟允惟恭。
故君子在室,出言如风。
动于民人,涣其大号,而万国平信。
《春秋》讥漏言,《易》称不密则失臣。
兑吉其和,巽吝其频。
《书》称其明,申申厥邻。
昔秦尚权诈,官非其人,符玺窃发,而扶苏陨身。
一奸愆命,七庙为墟。
威福同门,床上维辜。
书臣司命,敢靠侍隅(《艺文类聚》四十八作扬雄,《古文苑》作崔瑗,注云一作「扬雄」。)
自咏 清 · 姚鼐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八
群贤鼓舞赴明廷,陋巷无车户久扃。
已作元龙下士,每书子玉座旁铭。
故交四海多衰白,何事千秋托汗青。
风雪绕窗镫火暗,更披朱墨读遗经。
汲县长老崔瑗 汉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四部
崔氏有传曰:崔瑗为汲令。开沟造稻田。泻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赖其利。长老歌之。
上天降神明,锡我仁慈父。
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
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御览》二百六十八引崔氏家传、四百六十五引崔鸿崔氏家传。《诗纪》八作崔瑗歌。)
扇铭 东汉 · 傅毅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
翩翩素圆,清风载扬。
子玉体,赖以宁康。
冬则龙潜,夏则凤举。
知进知退,随时出处。
遗令子实 东汉 · 崔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藏形骸!
勿归乡里。
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后汉·崔瑗传》)
叙箴 东汉 · 崔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扬子云读《春秋传》,虞人箴而善之,于是作为九州及二十五官箴规匡救。
言君德之所宜,斯乃体国之宗也(《御览》五百八十八引崔汉《叙箴》,当是「崔瑗」之误)
崔瑗 其一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四
乃者以朝驾明日披读《太玄经》,知子云特极阴阳之数也。
以其满泛故,故时人不务此。
非特传记之属,心实与《五经》拟。
汉家得二百岁,卒乎?
所以作兴者之数,其道必显一代,常然之符也。
《玄》四百岁其兴乎!
竭己精思,以揆其义,更使人难论阴阳之事。
足下累世穷道极微,子孙必命世不绝,且幅写一通藏之,以待能者(《太玄经》范望注本载陆续《述玄》引张平子崔子玉书)
崔瑗 其二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四
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阴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
复二百岁,殆将终乎?
所以作者之数,必显一世,常然之符也。
汉四百岁,《玄》其兴矣(《后汉·张衡传》,注云「自此以上,并崔瑗书之文也」)
汲县太公庙碑 东汉 · 崔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
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
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
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
于是国老王喜、廷椽郑笃、功曹却勤等咸曰宜之。
遂立坛祀,为之位主(《水经·清水注》,「汲县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云。)
敕妻子 东汉 · 崔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吾并日而食,以供宾客,而反以获讥,士大夫不足养如此。
后勿过菜具,无为诸子所蚩(《后汉·崔瑗传》注引华峤《后汉书》)
侍中 东汉 · 胡广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六
皇矣圣上,神居天处。
勤求俊良,是弼是辅。
匪懈于位,庶工以序。
昔在周文,创德西邻。
勖闻上帝,赖兹四臣。
辛尹是访,八虞是询。
济济多士,乂用有勋。
文公钦若,越兴周道。
亦惟先正,克慎左右。
常伯常任,实为政首。
降及厉王,不祗不恪。
昵彼宗夷,用肆其虐。
惟败天命,寇戎并作。
圮坠宗绪,寝庙靡托。
无曰我贤,不选至亲。
无曰我仁,妄用嬖人。
籍闳饰颜,秽我神武。
邓通擅铸,不终厥后。
中书窃命,石弘作祸。
高安断袂,哀用无主。
侍中司中,敢告执矩(《初学记》十二。案:《古文苑》以为崔瑗作)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七十五 南宋 · 释月涧
 押东韵
雪后园林春正浓,玉容公子玉花骢。
彫弓闲试黄金弹,打落天边一个鸿(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太傅胡广 其三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六
维汉二十有一世,建宁五年春三月既生魄壬戌太傅安乐乡侯胡公薨,越若来,四月辛酉,葬我君文恭
于是掾太原王允雁门卑整(本集作「毕整」,从《广韵·五支》引改)扶风鲁宙、颍州殷历等,佥谓公之德也,柔而不犯,威而不猛,文而不华,实而不朴,静而不滞,动而不躁,总天地之中和,览生民之上操,聪明肤敏,兼质先觉,涉观宪法,契阔文学,睹皋陶闱阃,究孔氏之房奥,然而约之以礼,守之以恭,宽以纳众,凡爱多容。
其诱人也。
恂恂焉,怡怡焉,使夫蒙惑开析,愎戾优顺,逸惰能夫勤信。
及其创基,即位发迹,机密圣朝。
其知其能,夙夜惟寅,以帝命。
是以频繁机极,三升而不出焉。
乃还谭其旧章,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阙,十年而无愆
强记同乎富平,周慎逸于博士,偶山甫乎喉舌,匹虞龙而纳言
唯帝命公以二郡,其为政也,导人以德,帅物以己,敦以忠肃,厉以知耻。
人悦其化,天乐其和,士相勉于公朝,民劝行于私家。
徽墨萦而靡系,鞭朴弃而无加,洋洋乎若德宣治,严以为威,宽以为福而己哉。
五作卿士,七蹈相位,太仆司农太傅司空各一,司徒、特进各二,太常太尉各三。
光辅六世,历载三十有馀。
其致治也,通水泉于润下,蕃后土于稼穑,训五品于群黎,理人伦于区域,耀三辰于混元,协六和乎皇极,傅圣德于幼冲,率旦、奭之旧职。
譬彼四时,功成则退,在盈思冲,升隆以顺。
建封域于南土,践殊号于特进,荣祚统业,垂乎来胤。
公自二郡,及登相位,凡所辟用,遂至大位者,故司徒中山祝恬
其馀登堂据阁,赋政策勋,树功流化者,盖不可胜载。
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仰慕群贤,恶乎可及!
自公寝疾,至于薨毙,参与尝祷,列在丧位,虽庶物戮力,不愆于礼,进睹坟莹,几筵空设,退顾堂庑,音仪永阙。
感悼伤怀,心肝若割,相与累次德行,撰举功勋,刊之于碑,用慰哀思。
其词曰:
焕文德,伊胡后。
应期运,作汉辅。
喜中兴,膏民庶。
泽洪淳,亶攸序。
地区,充天宇。
辚高逵,踵遐武。
扬景烈,垂不朽。
仰邃古,耀昆后(本集,《艺文类聚》四十六。案:《文选·赭白马赋》》注引《崔瑗胡公碑》云:「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今此碑有此二语,盖崔、蔡两集皆有此碑耳。考崔瑗卒于顺帝汉安中胡广卒于灵帝建宁五年广三十年卒,安得为广作碑?《集》误收也。《广韵·五支》卑又姓,「引蔡邕胡太傅碑》有太傅掾雁门卑整,今集作「雁门毕整」,毕即卑之误,亦此碑在《蔡集》之证。)
述玄 孙吴 · 陆绩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绩昔常见同郡邹邠,字伯岐与邑人书,叹杨子云所述《太玄》,连推求玄本,不能得也。
镇南将军刘景升梁国成奇修鄙州,奇将《玄经》自随,时虽幅写一通,年尚暗稚,甫学《书》、《毛诗》,王谊人事,未能深索玄道真,故不为也。
后数年专精读之,半岁间粗觉其意,于是草创注解,未能也。
章陵宋仲子为作解诂,后奇复衔命寻盟,仲子以所解付奇与安远将军彭城张子布,绩得览焉。
仲子之思虑,诚为深笃,然玄道广远,淹废历载,师读断绝,难可一备,故往往有违本错误。
绩智意岂能弘裕?
顾圣人有所不知,匹夫误有所达,加缘先王询于刍荛之谊,故遂卒有所述,就以仲子解为本,其合于道者,因仍其说,其失者,因释而正之。
所以不复为一解,欲令学者瞻览彼此,论其曲直,故合联之尔。
夫《玄》之大义,揲蓍之谓,而仲子失其旨归。
休咎之占,靡所取定,虽得文间义说,大体乖矣。
《书》曰:「若网在纲,有条而弗紊」。
今纲不正,欲弗紊,不可得已。
绩不敢苟好著作以虚誉也,庶合道真,使《玄》不为后世所尤而已。
杨子云述《玄经》,而刘歆观之,谓曰:「雄空自苦,今学经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
笑而不应。
卒,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死,谓桓谭曰:「玄其传乎」?
曰:「必传,顾君与,不及见也」。
班固赞叙事曰:「凡人贵远贱近,亲见杨雄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
杨子云之言,文谊至深,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智,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自雄之没,至今四十余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终未显」。
张平子崔子玉书曰:「乃者以朝驾明日披读《太玄经》,知子云特极阴阳之数也。
以其满泛故,故时人不务此,非特传记之属,心实与五经拟,汉家得二百岁卒乎?
所以作兴者之数,其道必显一代,常然之符也。
《玄》四百岁其兴乎?
竭己精思,以揆其义,更使人难论阴阳之事。
足下累世穷道极微,子孙必命世不绝,且幅写一通藏之,以待能者」。
绩论数君所云,知杨子云《太玄》无疆也。
云经将覆没,犹《法言》而今显扬。
歆之虑寻于是为漏,曰「《法言》大行,而《玄》终未显;
虽云终不必其废,有愈于云必传,顾谭与君不见也。
而《玄》果传,所思过远矣。
平子云汉之四百其兴乎,汉元至今四百年矣,其道大显,处期甚效厥迹速,其最复优乎!
且以《历谱》之隐奥,班固《汉书》之渊弘,桓谭《新论》之深远,尚不能镜照《玄经》废兴之数,况夫王邑、严之伦乎!
平子书,令子玉深藏以待能者。
子玉为世大儒,平子嫌不能理,但令深藏,益明玄经之为乎验,虽平子焯亮其道,处其炽兴之期,人之材意,相倍如此。
叹曰:「师旷之调钟,俟知音之在后。
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将睹」。
信哉斯言!
于是乎验。
受气纯和,韬真含道,通敏睿达,钩深致远,建立《玄经》,与圣人同趣,虽周公繇大《易》,孔子修《春秋》,不能是过。
论其所述,终年不能尽其美也。
考之古今,宜曰圣人。
孔子在衰周之时,不见深识,或遭困苦,谓之佞人;
列国智士,称之达者,不曰圣人,唯弟子中言其圣耳。
逮至孟轲、孙卿之徒,及汉世贤人君子,咸并服德归美,谓之圣人,用《春秋》以为王法,故遂隆崇,莫有非毁。
杨子云亦生衰乱之世,虽不见用,智者识焉,桓谭之绝伦,称曰圣人,其事与孔子相似。
又述《玄经》,平子处其将兴之期,果如其言,若玄道不应天合神,平子无以知其行数。
平子瞽言期应,不宜效验如合符契也。
作而应天,非圣如何!
昔诗称「母氏圣善」,《多方》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洪范》曰「睿作圣」,孟轲谓「柳下惠作圣人」。
由是言之,人之受性,聪明纯淑,无所系輆,顺天道,履仁谊,因可谓之圣人,何常之有乎!
世不达圣贤之数,谓圣人如鬼神而非人类,岂不远哉?
凡人贱近而贵远,闻绩所云,其笑必矣。
冀值识者,有以察焉(《太玄》范望注本)
浪淘沙 烟霞洞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麻韵
瑟瑟峭寒加,径入春沙。
半山亭子玉周遮。
短槛凭香香越暗,坐冷庵

最好一枝斜,低抹红霞。
为谁冰雪启春华。
一刻閒情天傥许,平视梅花
春中途中寄南巴(一作巴东崔使君 唐末 · 周朴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子玉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幽愤诗 曹魏 · 嵇康
四言诗
《晋书》曰:东平吕安。服康高致。康友而善之。后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乃作幽愤《诗》曰: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暗人。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孙登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寔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冤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徵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文选》三十二。《晋书》本传。《诗纪》十八。又《三国志》王粲传注引腾、憎、登、朋四韵。《晋书》孙登传引登一韵。《世说》新语栖逸篇注引登一韵。)
存殁绝句 其三 崔子钟 明 · 杨慎
五言绝句 押阳韵
东京崔子玉,卧病隔清漳
天上青藜烛,何人白玉堂